附子入药的注意事项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7日 | 作者:罗大伦 | 0个评论 | 857人浏览
今天看到有朋友用乌梅丸的方子,因为附子没有煎透,产生了副作用,很是担忧。
这事儿怪我,没有把附子的熬药方法写清楚,主要是没有想到大家会抄了方子就抓药,以后绝对不可以这样,一定要让当地的医生来判断你的体质,然后再对方子进行加减。
附子在入药的时候,开的方子上要标注“先煎”,一般先熬四十分钟即可,然后下入其他的药物,再熬大约半个小时。总之是附子一定要熬满一个小时,毒性才会被破坏。
其实,北京地区的制附子已经炮制的很严格了,我们很多同仁甚至感觉都影响药性了,但是估计地方上可能各种炮制程度的制品都有。
另外,抓药应该在大药店或者是医院的药方才可以,否则有不懂业务的代为抓药,结果会出错,比如制附子给抓成白附子,白附子就是另外一种药了,和附子完全是两种药,副反应比较大。
附子的具体用处:1. 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若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 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痿、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配合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 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与桂枝等品合用。
附子这味药,用好了可以救命,用不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一般只要炮制,煎煮得当,都不会出现问题。
此事让我警醒,以后我一定把各种注意事项写清楚,否则适得其反,实在是罪过。
标签:财经教育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