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罗大伦博客-中医养生学习-减肥方法减肥食谱-养生堂
你的位置:首页 » 我的日常生活 » 正文

《弟子规》的“晨则省,昏则定”在说什么?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 作者:罗大伦 | 1个评论 | 1175人浏览

  今天我们来聊聊《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糟粕吗?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这句话的一层意思,是孩子要有这样的规矩:就是在早晨的时候,要问父母“早安”,“您早”,“您起床了”,“早晨好”!等等这样的话语;在晚上睡觉前,要问候父母:“您要休息了”,“好好睡一觉”,“晚安”!等等这样的话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爱。这应该是指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问候。

  然后,这第二层意思有所引申,说晚上要为父母侍候寝具,早晨要侍奉父母起床,我觉得这应该是指成年人,对年老的父母的照顾。

  现在,甭说侍奉起居了,就单单早晚问候,可能孩子们都做不到。所以《弟子规》的这种要求基本是现代人难以做到的。那么,我们就单单谈这个早晚的问候吧,这种问候有必要吗?很多人讲,我们现在讲的是自由,我们心中有对父母的爱就好了,我们有必要要求孩子每天按照这个规矩去做吗?这不太死板了吗?这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吗?每天要求孩子这样,是不是显示了孩子与父母的人格不平等?这是我在每次写《弟子规》的时候,有的朋友心中都有的  疑惑,所以在之前的微博讨论,总是有人这样提出。

  那么,为什么古人这么要求孩子呢?


  据说,孔子的弟子曾子,就对父母特别的孝敬,做到了晨则省,昏则定,这在汉代的书中就有记载。当时有位叫陆贾的人,他写的《新语·慎微》记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

  这位曾子,就是著名的“曾子杀猪”的故事的主人公。他的妻子有天去市场买菜,儿子非哭闹着要跟着,于是孩子妈就说:“你乖乖听话,赶快回家,如果你回家了,晚上我杀猪给你吃肉!”曾子的儿子一听,有肉吃?这好啊,于是,不哭闹了,乖乖地回家等着。等到曾子的妻子买好了菜,回家一看,曾子正在那里杀猪呢,大吃一惊,这可是过年才吃的啊,我刚才是哄这孩子,骗他呢,你怎么真的杀猪?曾子说:“不能这么教育孩子啊,孩子一切都是空白的,大人教他什么,他记什么,你怎么做,他就怎么学。如果你骗他,他就会学会欺骗,这样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要说到做到,这样才可以做孩子的榜样。”于是,晚上全家人吃了猪肉。

  多说一句,很多人说儒家培养奴性,让孩子与家长没有平等的身份,没有平等的人格,应该抛弃吧。那么,各位看看曾子的作为,是在培养孩子的奴性吗?这是多么的尊重孩子啊,甚至连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要以身作则,对孩子做出的最小的承诺,都要去完成。这种尊重,我们今天能做到吗?

  那么,做人如此严谨,对孩子教育如此严肃的曾子,为什么要做到“昏定晨省”呢?这句话,是出自曾子的故事吗?

  原来,答案是否定的,这句话并非出自曾子的故事,曾子也只是实践者而已,那么,这句话出自哪里呢?

  这句话,与我们前面聊过的“冬则温,夏则凊”同样,出自《礼记·曲礼上》,这是儒家的经典,其中说:“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所以,这是古人对作为子女的人的一种基本的要求。

  那么,古人这么做,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很多人说,我对父母心中有爱就可以了,不用这么刻意地表达出来,这么表达,就虚伪了。那么,是这样吗?我先从一个例子讲起。

  以前我刚进一个单位的时候,我的同事有个小伙子,他的工作还不错,就是为人比较冷漠,你同他说什么,他就只是简单回答,没有任何多余的话,眼神也没什么热情,我长时间以为他对我有意见,反思自己,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后来发现他与别人也是这样,也就不大在意了。后来,与他聊天,发现他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正常人,没有经历过什么刻骨铭心的事情让他愤世嫉俗,他有个特点,就是他只与他同龄的聊得好的几个朋友说话才开心,他们那个小圈子里他还会哈哈大笑,只不过这只限于他那个小圈子,在那几个人的圈子外,他不大会与人进行情绪上的沟通。他们聊得热火朝天,你过去问怎么了?他立刻耷拉眼皮回答:“没什么。”让你立刻觉得他对你很有意见。

  说实话,当时他的人缘比较不好,虽然很有才,工作也出色,就是人缘不大好。记得当时我一看见他,心里就咯噔一下。

  我觉得这就是不善于沟通感情,工作都做了,对别人也没有恶意,但是不与你沟通,不与你表示友好,会让大家产生隔阂感。估计这与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有关,虽然这个例子极端,但是我确实见过这样的。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需要互相协调,如果缺乏沟通,则会有无限的不快。

  所以,在生活中随时发出善的能量,把善的意愿表达给他人,这是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你能这样,则生活会幸福很多。

  看过一个故事,说曾经有乞丐问佛陀,问:“我为什么这么贫穷呢?”佛陀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布施,有舍才有得。”

  乞丐一听,鼻子差点没气歪:“我还布施?我穷得都乞讨了,拿什么布施?”

  佛陀说:“你即使穷得乞讨,仍可以做钱财以外的七种布施:你用慈悲的、鼓励人的目光看别人,这叫眼施;用慈悲、温暖、鼓励人的话语对人说话,这叫口施;用慈祥、温暖的面容对人,这叫面施;扶人一把,叫身施;给人让个座位,叫座施;给无家可归的人让个睡觉的位置,叫房施。所以,即使你没有钱财,依然可以做这七种布施。”

  这故事很深刻,说明了修行不在高山之巅,修行就在你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的与人为善中,随处发出善的能量,你就是在修行。

  这种修行,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反观我们自己,虽然没有前面那个小伙子那么极端,但是处处与人为善,估计却也做得不够。

  可是,我们怎么能做到尽量处处发出善的信息呢?

  我讲过,家庭是未来社会生活的缩影,你在家里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家人,未来走向社会,就可能用什么样的模式对待别人。所以,古人要求对父母每天问候,实际是让孩子学会,对人发出善的信息。

  有人说这是培养奴性,错了,因为《礼记》写的内容,主要写的是大人,当你成人了,要对年老的父母每天问寒问暖,这可绝对不是“下对上”的献媚,而是对年弱着的爱护。总之,无论是要求孩子还是成人,究其核心,都是在家庭里发出善的信息,来温暖家人。

  所以,说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他的修行在哪里?就在对父母的问候中,在给父母熬粥的过程中,在为父母准备被褥的过程中。我更相信,这是描写成年曾子对待老迈的父母的侍奉。可是,他为什么能做到对父母如此细心?应该是小时候培养的。所以,这段的核心,讲的是家庭成员之间,要发出善的信息。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非要求早晚各一遍?难道这不迂腐吗?这不死板吗?

  这是个大问题,现代人可能不大理解了。我们常见佛教的修行者,要诵经,每天多少遍,每天必须拜佛,有自己的仪轨,特定的程式,特定的时间等等。很多人会说,佛在心里就可以了,讲究这些不死板吗?

  其实,这是仪轨的重要性。

  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心里有就可以了,不必表达出来,但是,我们都是凡人,你敢保证你心里一直会有吗?不会丢失吗?

我举个例子,很多人知道体育锻炼的好处,但是,能坚持吗?

  无数的人下了很大的决心,发誓跑步锻炼,然后跑步三天,然后就把球鞋永远地扔到鞋柜里了,很多人游泳几天,然后就想,还要特别跑那么远到游泳馆,还要换衣服,还要淋浴,太麻烦了,于是,就把游泳衣压在了衣柜下面。

  有时候,我们想问候别人一下,可是事到临头,却想:他也没有看见我,我就别主动了;或者想反正我心里知道就可以了,我们关系也不错,没有必要特别问候了,于是,就忽略过去。

  家人之间也是如此,我们会想:反正父母就是父母,我们不问候他们也是爱我的,对妻子丈夫,想反正对方都是一家人了,问候不问候也差不多,不必讲客套了等等。

  总之,稍微多想想,稍微费费心思,可能就忘记发出善的信息了。

  我们用心理学的研究来说明此事。

  有研究者把人群随机分成三组,一组面前放着美味的曲奇饼干,但是告诉他们,尽管垂涎欲滴,但是要克制自己,不去吃;第二组,面前也是曲奇饼干,但是告诉他们可以随意吃;第三组面前什么都没有。

  过了一段时间,给三组人同样的题目,无解的难题,根本没法找到答案,让三组人去解答。

  那么,结果是那个组坚持的时间最短呢?

  答案是:看着曲奇饼干,但是却没法吃的那一组。

  其他两组,都坚持了很长的时间。

  这说明,第一组要抵抗诱惑,消耗了心理能量,所以到后面坚持不住了。

  有的心理学家说,你要做一件事情,如果思考难做的地方,考虑如何克服各种障碍,到底是否值得做,仅仅过了20秒,这件事情就很可能放弃了。

这件事情我不多聊,心理学家有大量的研究结果去说明,但是我们人生就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无数的事情,我们都是在消耗了心理能量之后,放弃去做的,仔细考虑下来,不知道放弃的事情有多少,错过的机会又有多少。

  所以,各位还真别以为自己的毅力有多大,心里想的,到时候就会去做,未必的,就是一个简单的问候,都有可能因为种种情景、种种念头,而不去做的。

那么,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尽量少地消耗心理能量呢?

方法之一就是养成习惯。

  因此,古人就规定了仪轨,就是一定的仪式,或者叫规矩,这种规矩,是由不得你多想的,大家都催促你去做的,不用想为什么,去做就好了。仪轨,有助于我们养成习惯。

  古人认为,这种仪轨,你坚持了,就会养成习惯,以后,做起来就会顺其自然,就自然融入你的行动中了,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损失的机会。

仪轨就是不断地提醒你,去强化某种想法的一个工具。

  这也就是“礼”出现的原因之一,“礼”也是一种仪轨,古人认为“礼”是内心的德行的外在表现,是一个承载的平台。讲明白内心的动力,再去讲“礼”,“礼”就变得很合理了,如果不讲内心的理解,单纯去追求“礼”,则会让大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会反感。

但是这事儿现在给大家讲,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我们必须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现代心理学家,研究了行为对心理的影响,甚至研究了对人体结构的影响,比如,伦敦有种黑牌子的出租车,这种出租车的驾照非常难考,伦敦有几万条迷宫般的街道,司机需要对此非常熟悉,才能考出驾照。而研究者对黑牌子司机的大脑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发现与其他司机相比,这些黑牌子司机的大脑中,负责空间定位的部分明显增厚,这说明反复重复的行为,对大脑结构产生了影响。

  这也是习惯的生理基础,当你重复一种行为,无论是被迫还是什么,最后都是在强化大脑神经相关通路的传递与链接,这一定会形成生理性的改变,使得你重复做这样的行为,更加容易。

  我总是借用这些例子来说事儿,其实,我就是想说一个大家都可以理解的道理:我们不要太相信某个问题自己理解了,就会按照这个原理去做事,我们不要太自信。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理解了,但是因为各种小小原因的阻拦,就不去实践了。可是,如果通过什么形式让我们养成习惯,则我们更容易去贯彻执行。

  我们总是觉得西方是自由的,他们不讲究形式的东西,形式的东西是我们东方的,其实,你看西方人生活中,虔诚的基督徒,在每次吃饭前要感恩,大家一起感恩上帝赐我们饮食,这是什么?这就是仪轨,非常好的仪轨,它可以令人心态平和地吃饭,可以让人的心充分地重视眼前的食物,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要知道不带负面情绪、认真地吃饭,对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好处的。

  有些人,根据自己的想象,虚构了一个完全自由、没有形式束缚的西方社会,然后,按照自己虚构的内容,推论出了自己的育儿体系,我想说,这样是有风险的,因为育儿的结果很久之后才可以看到,可是,看到了误差,想修改,可能就是一生的事情了。多研究些传统,看看有什么可取的,应该是很有益的。

再说东方,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是经营之神,他白手起家创办过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他说小时候,父母曾经带他到一位僧人那里,僧人说了些祝福的话,然后告诉他每天晨起都要双手合十,念:“南无,感恩。”从此他每天坚持,直到八十多岁还这样做。这也是仪轨,令你每天晨起,就想起感恩,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这样生活,会少很多负面情绪的。稻盛说这是自己生活的秘诀。

  但是,如果没有这种仪轨,你完全凭自己的内心去升起积极情绪,我觉得能否实现是很可疑的。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看《弟子规》要求的早晚对父母的问候,其实就是一种仪轨,让你对身边值得尊敬的人表达善意的关爱,如果真的能坚持,我相信这会深入这个孩子的行为中,他会更容易发出善的信息。在未来成人后,他也会是一个容易发出正能量的人的。

  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礼记》里面写的内容并非只是给孩子的,对于成人,我们今天能否做到每天问候年迈的父母?我看未必,很多人在外,很久都不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要知道,父母电话里说自己不想念孩子,其实心里无比思念,我们能否及时打个电话给予父母关爱?

要知道,你怎么做,孩子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昨天,看到一位乡村记录者写的回乡散记,拍了很多照片,说村子里面,一位老奶奶自己住在破房子里,看照片家徒四壁,自己用小塑料桶走很远去挑水,照片看得人想落泪。而她的儿子,就在前后不远住着,但是不来照顾老人。据说前几天村里的另一位岁数更大的老人喝农药自杀了。一位学者评价,说以前讲孔孟之道,年轻人不孝,有舆论压力,有族人的谴责,现在孝道彻底砸烂了,仁义礼智信没有人讲了,民间几千年留下的淳朴的根基,正在被动摇。我看了后心情沉重,很想流泪。

  所以,重拾文化传统,让我们的社会有个最基本的思想底线,在我们这一代显得是多么的重要。最近大家都在看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据说中国网络点击上亿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如此喜欢看韩剧?除了俊男靓女,可能,我们最喜欢看的,是那种我们已经快要失去,而他们那里还保存完好的那些传统文化的影子,比如那种对长辈的鞠躬问候,我们看着,似曾相识,感觉温暖。


   早晚问候一下父母,这其实是很小的事情,但是,你做或不做,或许日后,收获不同。


标签:

猜你喜欢

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1#daoke_li  2014-10-21 11:52:08 回复该评论
又发现了一个支持传统文化的力量,受教了,罗老师!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3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欢迎您申请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