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罗大伦博客-中医养生学习-减肥方法减肥食谱-养生堂
你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讲座 » 正文

网络问诊是不是不靠谱?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8日 | 作者:赤血红涯 | 0个评论 | 732人浏览

 
 


 

  网络问诊靠谱吗?

  岑女士的例子并非孤立的个案。在网络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变成了很多人寻医问药的第一场所。近日,由“家庭医生在线”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83.2%的网民有网络问诊经验,其中34.2%的网民会向一些健康网站咨询“头痛脑热等小病痛”,33.1%热衷于从网上获取日常保健知识。然而,庞大网络问诊量的背后,是网络问诊缺乏监管、问诊水平良莠不齐、存在网络陷阱等一系列问题。网络问诊,真的靠谱吗?针对上述焦点问题,南方日报记者一一进行了问诊。
 

  问诊一

 

  隔空问诊可信吗?

 

  据记者了解,网络问诊的方式主要有3种:在搜索引擎里输入类似于“感冒了怎么办”的问题,查找各类人士的回答;进入一些健康网站,通过在线QQ、提交问题的方式向网站上的专家进行咨询;在微博上向认证为医生的博友咨询。

 

  其中,随着微博大军的不断扩大,微博问诊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博友们一旦发现有医生的微博,往往会提出不少咨询求助的问题,而一些医生也纷纷利用微博与患者进行沟通。

 

  “去年我因工作劳累感冒后染上了鼻炎,不知道对于鼻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另外,工作劳累、严重亚健康,有什么营养药物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谢谢。”日前,网友“我是陈颢”发了一条微博,并@了“春雨掌上医生”。

 

  在记者微博关注的对象中,不乏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医院实名认证的医生,在他们的微博中,每天都有不少网友进行类似的疾病咨询。据记者观察,大部分医生都会对这类询问进行回应并给出相关建议。

 

  诊断:建议只能作为参考

 

  微博问诊热的另一面,是对这种非面对面的隔空问诊,医生能否准确进行诊断的担忧。有医生指出,网上看病的医生专业水平不一,又缺少望闻问切和全面检查,所以网上往往不能做出正确诊断。

 

  “只根据网络咨询情况就简单下结论,很容易发生误诊,甚至酿出大祸。”上述医生以肚子痛举例解释道,肠胃的恶性肿瘤、胃溃疡、消化系统紊乱等均有可能肚子痛,如果仅通过网上的一些信息进行处理,很可能会错过就诊的最佳时间。

 

  记者注意到,事实上,不少医生在回答完网友的提问后,都会加上一句,“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显得十分谨慎。“传承中医5”就在微博上表示,“按以往的微博互动经验声明如下:网络问诊是不靠谱的,我非神医,不能隔空诊断,只给出一些调养建议,治病还得找专业医生望闻问切,望互相体谅。”

 

  而在众多知名医院专家云集的健康网站“好大夫在线”上,在患者资料填写页面的最下方也用显著字眼写着一则重要提示:“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问诊二

 

  网络陷阱如何防?

 

  网络问诊之所以让人心里不踏实,除了隔空诊断的准确性不高外,还有一点就是存在太多的网络陷阱。众多健康网站打着“专家”的旗号,一步步地钓患者上钩。

 

  刘先生就深受其害。前段时间他怀疑自己得了皮肤病,在网上搜到一家私立医院,在“专家在线咨询”的建议下开了800元的药物,使用之后未见好转,医生称“需要进一步用药”,这让刘先生有苦难言。

 

  记者以比较常见的“头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网页上一下子弹出众多健康网站,标题大都是“头痛了怎么办?”“头痛权威专家为你解答!”等惹人想一探究竟的字眼。记者点击其中一个网址进入后,发现网页右侧一栏是各大“专家”的头像和博士、教授等响当当的头衔。

 

  在这些健康网站,在线“专家”接受24小时咨询,但通常都是简单问个三两句话后就直奔主题——建议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是他们常用的伎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导患者到自己所在的医院看病或者买药,成了变相的医托、药托。”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所谓的“专家”,身份各异,靠谱点的还是个小医生,离谱的是不少人只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患者咨询,他就“百度”。

 

  诊断:查医生和网站资质

 

  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建议,在相关法规尚未健全的当下,利用网络寻医问药,在获得便利的同时,更应着手提高警惕,避开可能存在的陷阱。首先,要查明医生资质和网站是否经过认证。上网做健康咨询时,首先要核对相关人员是否具备医师资格、有无执业证。这些信息都可上卫生部网站“执业医师注册查询”栏目,输入相关人名查询以辨真伪。另外,要留心相关网站是否经过该医生实名认证和授权、由其本人发表观点。

 

  其次,如果遇到热心荐药荐医者,应该多留个心眼。正规医院的医生接受网络咨询时,一般只提供治疗原则、做些健康知识普及,不会随便推荐具体的药物,更不会动不动就答应给“优惠”请病人一定需到哪个场所做治疗。

 

  再次,警惕夸大疗效的宣传。虽然现在的医学越来越发达,但有很多疑难病仍无法解决,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患者及亲友在网上咨询时,千万不要迷信声称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攻克世界难题的夸大宣传。
 

  问诊三

 

  出了问题怎追责?

 

  除了误诊的危险,维权难度大也是网络问诊存在的问题。掀起过固原膏销售热潮的“养生大师”马悦凌,通过网络平台宣传自己、进行网络营销和诊疗,赢得大片粉丝。但当很多人按照马悦凌的养生理论生吃泥鳅中毒后,她才被揭出根本就没有医师资格证。因为没有实体的门诊场所,卫生部门一直苦于无法调查取证。

 

  “网上医生的资质缺乏核实认定,一旦发生误诊出了问题,患者维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卫生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网上医生的医疗行为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患者可能无法找到给出治疗意见的医生,相关部门也无法调查取证。

 

  对此,有律师认为,如果是正常的行医行为,必须有正规医院、正规的行医资质,而在网络问诊平台上是很难做到这些的,最多就是一个咨询、导医的行为。这种行为多数是非官方行为,既不收费,也不形成任何合同关系,如果出现问题,患者也难以维权。此外,对于网络诊疗,在我国法律上尚属空白。

 

  患者网络问诊有风险,而医生在网上开处方也有风险。南京一名医生因为微博行医,结果吃了大苦头,一直被纠缠。“原本是好心,经不住病人哀求,在微博上开了一张‘微处方’。没想到一个月后,病人居然找上门来,说是‘病吃重了’。”

 

  诊断:医患双方实名认证

 

  “一方面是医生对于微博看病的谨慎和拒绝,另一方面却是医生用户后面大量的疾病咨询诉求,这种现象很不协调。”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余可谊在微博上表示,微博本不是为了疾病咨询而设立的IT产品,但却引发了大量的网络看病需求,值得关注和重视。

 

  有医生对此评论道:“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或者方式解决。目前,有专业问题的建议到‘好大夫在线’上我的个人网页上咨询。”

 

  对于医生和患者的双向担忧,专家建议,可借鉴其他领域较成熟网站的经验,医患双方均实名制注册,设立监督热线,由网络管理、卫生监督等部门联合监管,从而完善网络问诊,真正方便患者。
 

  问诊四

 

  如何确立公信力?

 

  “家庭医生在线”的调查显示,虽然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上网留言疾病症状,医生远程回帖给出答复”的问诊模式,但同时也关注“是否具备正规医院资源支持”,以及“提供服务的团队是否是医学专业人士”等。然而,现状却很不乐观。

 

  “有公信力的医疗信息网站实在是凤毛麟角。”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侯金林教授表示,由于线上医生未实行实名制,有关监管也基本空白,绝大多数所谓的医疗健康咨询网站缺乏专业性与可信度。不但缺乏专业团队,所谓的专家多为“虚拟”,而且对网民留言的解答也往往错误百出。有的甚至受利益驱使,以咨询为幌子卖假药、做医托,成为“健康陷阱”。

 

  根据记者观察,虽然“好大夫在线”宣传其云集了北上广等三甲医院的众多名医,在其网站首页右下角的宣传语是“向5万名正规医院大夫提问”。但是,在线的医生数量很少,回复患者提问的则更少。而与此相对的是,众多不正规网站的“伪专家”却24小时在线。

 

  诊断:整合各大医院资源

 

  “只有一批正规的高年资临床医生的热心参与,网络看病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谁能吸引这些医生,谁就会赢得市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表示,自己将学习如何快速熟悉互联网,如何掌握互联网上健康咨询的正确方法。

 

  有专家提出,可以将各大医院搬上网,并突破医院之间的信息壁垒。“建议由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牵头主办健康网站,整合各医院的资源,为整个社会创造开放的网络问诊空间。”

 

  上述专家表示,这一网络问诊空间主要是进行健康教育和网络分诊的,患者可以登录医院开设的网上问诊平台,将自己的病情、症状进行阐述,然后医院的网上接待人员据此进行分诊,安排患者前往医院某个科室就诊。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凭感觉或随意选择科室而出现挂错号、白挂号的情况,从而减少患者看病时间。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则提出了“网络全科医生”的概念,医生要跳出“单位人”的思维定式,从社区全科医生和私人医生这个角度思考,也就是说,医生不是为医院做托的。政府可以投入一笔健康教育费用,用于推广网络问诊,当作购买的一种公益性服务,谓之“公共产品”。他表示,大家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大部分的病是不需要上门看的。而患者对网络医生的信任度也是积累起来的。
 

标签:

猜你喜欢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3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欢迎您申请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