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盛的季节,疾病相对较少,人们易忽视对身体的调理。记者近日走访了南开医院和公安医院,采访了著名中医专家吕福全、刘鸿、李岩,请他们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进行讲解。
很多疾病在冬季加重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虚寒性脾胃病、心脏病等疾病都会在冬天加重,因为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都与寒邪有关。中医认为,外因只是致病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机体阳气不足的人更易被寒邪侵犯,寒邪如果积久不散则会更伤阳气,导致内寒。所以说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的阳气不足为内因。
调养阳气抵御寒邪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自然界气候变化是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夏季人们阳气处于一年中的峰值,这时加强阳气的补充,更有可能剔除体内凝寒之气,得到很好的效果。
这是冬病夏养的理论基础,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对阴寒内盛者用温里祛寒药,扶阳祛寒;另一方面为秋冬储备阳气,使冬季阳气充足、阴精敛藏,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选对穴位选对时间
中医理论中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是“神气所游走出入之处”,药物贴敷于相应的腧穴,可吸收、透入经络到达相应脏腑,祛除相应外邪,使身体康复。治疗病种也从呼吸系统扩展到骨关节病、脾胃病、冠心病等。
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通过穴位渗入经络直达病处,使阳虚易感外寒的病体恢复正常,在寒冷季节能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
在人体背部脊柱两旁各有一条经脉,其上分布着的穴位称为背俞穴,不同脏腑疾病的患者会在脊柱两旁不同部位出现一些特别敏感的点,因背俞穴的位置都与相关脏腑相近,取这些穴位治疗相应脏腑疾病具有直接、快捷的作用,如肺俞、心俞、膈俞等穴调理肺气、活血化瘀,以治心肺疾病为主,肾俞、命门、膏肓等穴培元益肾、益肺补虚,以补先天之本为主;其余背俞穴亦根据辨证,对症而设。
一般情况下,冬病夏养会选择辛热的药物为主,“辛”能“开通”,其性升浮,根据不同疾病,贴敷不同的穴位,可以祛除体内之宿寒停痰伏饮,使肺气受益,脾气健运,肾气得充。配合常用的“治未病”治疗手段如穴位拔罐、走罐,刮痧,推拿按摩等,药穴同用可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防御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咳喘等疾病有预防及治疗的作用。采用冬病夏治疗法可以祛除体内停痰伏饮,使肺气受益,脾气健运,肾气得充,从而得到预防发作和减轻疾病发作的近、远期效果。
三伏贴治 动手要早
适用疾病:鼻炎、咽炎、反复感冒、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治疗方法:“三伏贴”治疗法
特点:外治法、无痛苦、疗效好。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部分,它是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的理论,应用中药制剂,贴敷于与疾病相关经络的特定穴位,充分利用经络和药物对疾病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口服药经肝脏时的首过效应,增加药效,减轻胃肠道及肝脏的负担。“三伏贴”遵循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治未病”的理论,在盛夏之令,利用温热养阳之药,以温补患者机体阳气之虚,使气血阴液充实,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加之穴位拔罐贴药,使局部血管扩张而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效应,故而能促进血流,使阴阳平和,肺经之气得以输注,促使痰饮消退,气道通畅,咳喘自平。近年来有很多的年轻人、学生和儿童因为咽炎、反复感冒咳嗽、亚健康状态等来医院进行“三伏贴”治疗,以提高免疫力。
预约挂号:从7月10日正式开始,预约后医生会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在充分了解病情的基础上,节省排队的时间,有利于更准确地进行辨证施治。
今年7月18日入伏,共贴治3次。7月18日~27日第一次; 7月28日到8月6日第二次;8月7日到8月16日第三次。
西瓜切块吃 别冰镇
西瓜号称夏季瓜果之王,清甜多汁,清热解暑,还有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许多人喜欢切开半个瓜用勺子挖着吃,这种吃法其实并不太好。首先,吃不完的西瓜不易保存。因为被勺子挖过剩下的西瓜瓤沾上了唾液,更容易变质。其次,西瓜是含糖量很高的水果,吃多了容易转化为脂肪。如果抱着半个西瓜用勺挖着吃,不知不觉中就会吃过量,容易长胖。因此,切块吃西瓜,无论从卫生还是健康的角度看,都比较科学。
不少人爱吃冰西瓜,觉得它更解渴。但由于西瓜本身就是寒性的,冷藏会增加它的凉性。如果贪凉吃,会让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突然受到刺激,引发胃痛。所以,从冰箱里拿出的西瓜最好在室温中放置半小时后再吃。一般,新买来的西瓜放在冰箱里不要超过1天,切开后的存放不要超过1个小时。有研究表明,冰镇西瓜富含的营养成分,远远低于室温存放下的西瓜。常温的西瓜中所含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比冰镇西瓜要高出40%和139%,而这些营养物质正是具有抗癌作用的抗氧化剂。
西瓜虽然味美可口,但有些人不适合多吃。首先是肾功能不全者,多吃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其次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而且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者少食为宜。感冒初期不要吃西瓜,否则会使感冒加重或延长痊愈的时间。
消暑不能用的四种方法
天气热,人体的自然反应就是出汗散热,然而许多消暑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有时不但消不了暑,反而会让人因无法散热而中暑,甚至影响血液循环。下面四种方式就是例子。
1.喝冰水。热水含有能量,会让毛孔打开来排汗,解除热气闷在身体里的状况;而冰水则有“阻挡”作用,不利气血循环。所以在夏天多喝温热的白开水有助消暑,在喝乌梅汁、绿豆汤时最好也选择温热的,或者至少喝常温的。
2.光膀子。很多人觉得光膀子很舒服,其实光膀子被风吹容易受寒,毛孔急速收缩,反而让湿热都闷在体内,更容易中暑。穿排汗透气的轻薄衣物比较适合。
3.出汗后冲冷水澡。身体出汗的时候直接冲冷水澡,寒气会顺着打开的毛孔进入身体,有人因此生病发高烧。可以用冷水轻轻拍在手腕内侧等动脉经过的地方,降低血液温度。或把身上的汗擦干,按摩全身,让毛孔稍微收缩之后,再把冷水一点一点地拍在身上,直到身体适应水温后才开始冲澡。
4.睡在地上。接近地面的地方会有寒气、湿气,睡在地板上容易受寒。如果已经中暑,更不能睡在地上,因为毛孔受寒会收缩、汗排不出,中暑症状会更严重。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