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被指是“时尚自残术”(资料图) 不久前,《纽约时报》专门撰文,指出了练习瑜伽存在的各种风险,其中包括肌肉韧带拉伤、中风、脑损伤、关节炎、视网膜破裂,盲目的练习瑜伽甚至会落下终身残疾。但另一面,瑜伽却一直标榜着自己是一种轻松健康自然的运动方式,并且依靠这种宣传成为一种国民运动,老幼妇孺甚至孕妇都开始痴迷瑜伽。抛开瑜伽自身所宣传的神秘,瑜伽这淌水到底有多混却不为人知。 《纽约时报》同时报道称瑜伽伤身乱性 是著名瑜伽会所阿奴萨拉(Anusara)的创办人约翰·福伦德(John Friend)遭指控性侵犯女学员,福伦德因此丑闻被迫宣布无限期退休,理由是进行自我反省、治疗和个人休假。 那么目前瑜伽伤害的情况是怎样的? 全球: 1万3000人因瑜伽相关伤害接受过急诊或医生处理。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有关瑜伽伤害的问题,据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全美2004-2007年间有1万3000人因瑜伽相关伤害接受过急诊或医生处理。相较美国总体1千400万的瑜伽练习者,不计那些没有就医的案例,发生伤害率约为1‰,这个数字相对各种健身运动而言是很低的。这可能和瑜伽在美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也和美国文化有关。诚如美国整形外科研究院所言:“只要你根据自身的柔韧性,小心温和地练习,瑜伽带给你的益处将远大于对身体伤害的潜在风险”。时代周刊的报道引起了瑜伽从业者和瑜伽练习者的极大关注,直接导致了瑜伽行业对瑜伽伤害问题的全面调查。从对全球34个国家收回的问卷统计,瑜伽伤害的发生率和时代周刊的统计结果相似。问卷调查结果还对瑜伽伤害的种类以及产生伤害的原因做了细致客观的统计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中国台湾:绝大部分的资深瑜伽教师骨架老化变形,比实际年龄超过了十至二十年 台湾的瑜伽练习者在100万左右,全面的瑜伽伤害情况尚未经过统计报道。2007年一至三月,台北国泰医院邀请数十位教授瑜伽十五年左右的瑜伽教师作免费X光检查,当年五月报告认为:绝大部分的资深瑜伽教师骨架老化变形,比实际年龄超过了十至二十年。此报告的科学性和统计代表性暂且不论,但2007年五月起,瑜伽运动伤害开始被重视。 中国大陆:瑜伽伤害在中国已“大面积爆发” 大陆瑜伽热的兴起,主要和气功热的退潮,以及SARS之后大家对健身的需求,以及工业化过程中日益紧张的工作压力有关。目前的瑜伽练习者总体情况,包括练习人数、瑜伽机构、瑜伽伤害等等并未经过专业机构统计,但从2008年因媒体操作“瑜伽伤害”而受关注。不过,因为操作者以“瑜伽是巫术”、“瑜伽必定带来伤害”等等非理性诉求而被诟病。但,大陆瑜伽热已经有7-8年的时间,瑜伽伤害问题,毕竟确确实实存在不可忽视。可能的话有必要进行一个全面的调查,得到客观的数据,以分析症结所在。有人认为如今瑜伽伤害在中国已“大面积爆发”、“普遍存在”,这种说法或许是有它一定的依据的。 看到瑜伽这么多的伤害,那么瑜伽为什么会这么流利? 我们先看一看瑜伽专家正面说法: 1. 安全性 肉体和精神上的治疗是瑜伽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成就,它不会给你带来副作用,没有强迫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练习瑜伽来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 2. 瑜伽的有效性 瑜伽练习对患有失眠、抑郁症、神错乱症者有锁定作用,还可以消除压力,调节内分泌系统,并能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在很多国家,瑜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进行辅助治疗。 对于注重形体美的人们说,瑜伽又是一种立竿见影的健身、塑身活动,它非常有针对性地塑造身体,同时对于肌肉的恢复也是大有好处的。 3. 趣味性 练习瑜伽是一个自然、愉悦的过程。通过呼吸和伸展的方法来调解人的情绪,解除现代人生活节奏带来的紧张压力。 而我们为什么愿意相信瑜伽? 第一:印度传说配合明星效应让瑜伽成为话题:不信不时尚 通过小说、电影的渲染,印度已经被塑造成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度,而起源于那里的瑜伽,配合着古代宗师丛林、雪山修行的故事,因此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加上瑜伽本身就有部分动作非常惊人,挑战人体极限,通过巡回表演、配合网络媒体的宣传渲染,瑜伽的神奇之处更被无限放大,很容易让人产生其无所不能的感觉。 除了依靠古印度的历史做卖点外,现代瑜伽还打出了明星牌。瑜伽本身就有明星,例如宣布将退休的宗师级YOGI(瑜伽修行者的全球统称)艾扬格(Bellur Krishnamachar Sundararaja Iyengar),这位90岁仍健步如飞的老人让瑜伽流行欧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号称瑜伽的米开朗琪罗。此外,许多政界、演艺界和体育界明星,也都修习甚至代言瑜伽,通过他们的“粉丝”网络,瑜伽练习者人数迅猛增加。 印度人艾扬格(Bellur Krishnamachar Sundararaja Iyengar)1966年出版了《瑜伽之光》,这本书被称为现代瑜伽诞生的标志。2004年,艾扬格更是因为练习瑜伽的信众众多,而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人。而随后随着各种时尚杂志和明星的追捧,瑜伽成为了一个产业神话。又加之,不断有印度的苦行瑜伽僧人的惊人表演为其火上加油,一时间,瑜伽真的成了以一种“世界运动”,甚至成为了人们用来标榜自己“时尚的”一个标签。而针对这种现象,甚至有专门与之对应的社会心理学术语——社会压力,著名社会学家麦基佛尔(Maclver,R.M.)将其这个术语定义为团体对个人的非正式约束或限制,并且最终导致个人将团体动机内化为个人动机。 第二:夸张瑜伽广告宣传清楚的把握人们心理 瑜伽的成功之处,是其完美运用了现代营销手段,打造了一个全球性的产业。瑜伽产业的宣传策略,可以被视为一个成功产品的范例。作为一项以躯体拉伸配合深呼吸的运动,瑜伽对身体会有好处,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而通过调整呼吸,平心静气,自然也是一种精神培养的方式。 而瑜伽则通过大量宣传“冥思”的概念,让瑜伽的形象得到升级。练瑜伽可以舒展身体四肢,从而避免诸如腰酸背痛之类的身体小毛病,再加上它宣扬的运动同时思考的理念,足以让许多人深信不疑。而且,就算修习者发现其实瑜伽没那么神奇,因为交了高价报名费、或者害怕因为观点不同遭到其他练习者排挤批评,因此闭口不言,甚至强迫自己认为瑜伽有效。 慢性生理和心理问题是瑜伽医治的目标,让谎言不易被戳破 瑜伽强调自己可以调身,可以帮助清除身体的毛病;可以调节呼吸,解决呼吸问题;可以调节心智,清除杂念和固执。总结起来,瑜伽要达到的是刺激腺体、按摩内脏、松弛神经、伸展肌肉、强化身体镇静心灵的作用,但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这些虚头虚脑的效果都只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有效,而“亚健康状态”本身就是一个被中文媒体广泛转载,没有确实出处的词汇,它的社会学意义远大于医学和临床意义。所以使用难以量化,不会有严重后果的身体状态不适感作为治疗目标,是瑜伽可以成功的首要原因。 发生在练习者身上的安慰剂效应可证实瑜伽的“惊人”效果 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Henry K. Beecher提出,根据他的研究,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很容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更有报告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而这种疗效不单是靠病人主观报称,还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而瑜伽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强调瑜伽的治疗效果,也就是瑜伽神奇效果的来源。只要练习者相信练习瑜伽有效果,他们就会真的看到效果。 第三:300亿美元产业链利益让瑜伽谎言坚挺 全世界练习瑜伽人数过亿,产值超过300亿美元 根据美国《纽约时报》2008年调查估计,全世界现有一亿多人练习瑜伽,多达数亿人在了解瑜伽。仅仅在美国就有1580万人练习瑜伽,1700万人对瑜伽感兴趣,75%的健身房会设立瑜伽课程,他们每年花在瑜伽课、瑜伽服、碟片和瑜伽度假上的钱达60亿美元。在东南亚的大、中城市,各种瑜伽教室林立,街角、社区内,甚至还设有瑜伽学院,将瑜伽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在欧洲各国,学习瑜伽的人也达到数百万,在英国也有超过50万人学习瑜伽。全球的瑜伽产业总产值超过300亿美元。根据2008年4月《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全球,练习瑜伽的人群正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美国瑜伽练习者每年大约新增70万人,而在中国,80%以上的健身馆都开设有瑜伽项目。 事实上,在我国,不但是瑜伽,整个健身行业,甚至医药界,都有缺乏监管的问题存在。健身中心、瑜伽会所管理混乱,老板卷钱跑路导致消费者服务费追讨无门等现象,不但在大陆,连在香港也不罕见。此外,瑜伽广告跟电视、平媒乃至路边广告牌一样,都有夸大效果进行宣传的现象。然而,这一切都缺乏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督。 编辑寄语:不可否认瑜伽有一定的功效,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清楚的认识瑜伽的本质,避免的伤害。 下面的一些情况我们是不适合练习瑜伽的: 六种状况禁止练习瑜伽: 1、血液凝固病者,避免练习瑜伽 2、骨质疏松症者,练习要小心。 3、脊椎滑脱症、椎间盘突出者,要避免腰部过度弯曲。 4、眼压过高、高度近视眼,不建议头下脚上的倒立动作。 5、癫痫、大脑皮质受损。 6、上几节课后,觉得关节及肌腱酸痛,可能不适合练瑜伽。 四个时期练习瑜伽应慎之: 1、身体状况不佳、大病初愈、骨折初期不宜练习瑜伽。 2、饭前饭后一小时内不做瑜伽。 3、情绪波动不宜练习瑜伽。 4、怀孕妇女练习瑜伽要小心。 瑜伽馆该如何选择: 1、就近原则。这是为了方便自己运动后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再花很长时间回家,能更好的让身体得到休息。 2、环境要优雅、清静,瑜伽房规模较大,设施齐全,安全、通风,专业的授课老师是重中之重。 3、价格需合理。选择的瑜伽课一般在健身房都会有课,可是会稍显嘲杂,但是胜在还有其他运动项目可选择,性价比高;瑜伽馆的收费也不会太高,根据城市的消费水平和所在地段决定,可看几家瑜伽房后对比价格选择。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