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罗大伦博客-中医养生学习-减肥方法减肥食谱-养生堂
你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讲座 »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6日 | 作者:赤血红涯 | 0个评论 | 820人浏览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病变局限在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临床表现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消瘦,病情迁延,轻重不等,容易复发。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注重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症状一般可分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血亏虚、气滞血淤六型。湿热内蕴型症属湿热壅滞,传导失司,方用白头翁汤清热利湿,理气止痛;肝郁脾虚型症属肝郁气滞、横逆犯脾,方用痛泻要方疏肝理气,健脾止痛;脾胃虚弱型症属脾失健运,治以参苓白术散健脾和胃益气;脾肾阳虚型症属脾肾阳虚,肠管不固,方用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温肾健脾,涩肠止泻;阴血亏虚型症属久泻伤阴,湿热未尽,治以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养阴清热,益气固肠;气滞血淤型症属肠络淤阻,腑气不通,治以膈下逐瘀汤行气活血,健脾益气。此外,在临证诊查之际,中医重视分清主次,辨明缓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初发或急性期,多属湿热蕴结,常见腹泻急性发作,肛门灼热,泻而不爽,里急后重,便后症减,以清热利湿治之;缓解期或反复发作者多为脾胃虚弱,肠道功能失调,常见大便稀溏,里急后重,便后症不减,以健脾益气治之。

  另外,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多在直肠、乙状结肠,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口服中药结合自拟灌肠方治疗,灌肠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可避免口服药因消化酶破坏药性,以及苦寒伤胃等弊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对肝脏的生化反应和对肝脏产生毒副作用,比口服给药吸收快,药物作用时间长,容易被吞咽障碍者及呕吐患者接受,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同时,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应治疗彻底,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少渣易消化,营养均衡,足够热量少脂肪,避免吃生冷食物,食物应煮透烧熟,生活起居有规律,减少过敏食物及损伤肠道食物的摄入,减少精神负担和精神创伤,避免感染疾病的发生,适当身体锻炼,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标签:

猜你喜欢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3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欢迎您申请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