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老人饮食四字诀:淡、杂、鲜、野
选择字号: 超大 标准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7日 | 作者:赤血红涯 | 0个评论 | 764人浏览
(一)淡
少盐淡食是如皋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炒菜时几乎不怎么放盐,一大家人通常要两三个月才能吃完一包500克的盐,这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都有点儿不可思议。
明代学者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就讲了一个少吃盐让人长寿的小故事。他说,他曾经到过一个地方,那里有兄弟3人,都80多岁了,身体还非常强壮健康。他问三兄弟养生秘诀,三人回答:“我们这里不产盐,吃盐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就尽量少吃盐,而且每天坚持干农活,其他没什么。”听到这里,陈继儒不禁感叹,这正是“咸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兹始,天鉴行藏信有之”。
明代著名养生家王蔡也在他的《修真秘要》中强调:“酸味伤于筋,苦味伤于骨,甘则不益肉,辛多败正气,咸少促人寿。”他提倡饮食要五味调和适中,任何一味偏多,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特别是盐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会使人短寿。
纯粹从生理需要角度来讲,成人每天吃1克盐就足够了,当然,那样饭菜未免太没味道,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南方人饮食本就清淡,一般不会超过这个量,但北方人口味偏重,觉得盐、酱油放少了,菜就没法吃,而且炒菜之外,还要吃腌的咸菜、咸肉、咸蛋等食品,每天盐的摄入量肯定超标。长此以往,必然身体健康堪忧,那还谈什么长寿啊。我建议您多向如皋人学习,炒菜时少放盐,或者用糖、醋、姜、葱、胡椒、大蒜等来替代盐和酱油调味,坚持下去,您也能像陈继儒遇到的那三兄弟一样活得很长。
(二)杂
所谓“杂”,就是粗粮、细粮混着吃,荤菜、素菜搭配吃。由于如皋滨江临海、地形平坦,兼有海陆物产,所以,这里杂粮、瓜果、蔬菜、鱼虾、肉蛋等产品十分丰富,这就决定了如皋人的营养摄食绝不单一。据当地长寿研究所调查资料显示,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白面等细粮,又吃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主食之外,还搭配蔬菜、水果、干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当丰富和多元。
我随手记下了一份流行于如皋坊间的三餐食谱:
餐别:
早餐
粥/包子、烧饼/脆饼、馓子玉米糁儿粥/元麦糁儿粥/荞麦饼、山芋粥/咸鸭蛋、香肠/肉松等/饼酱、咸菜/乳豆腐
午餐
米饭/面条/大麦面、荞麦面汤/肉禽类、鱼、/虾、蛋类、菌类/油菜、菠菜、/韭菜、丝瓜、/黄瓜、西红柿等/草莓
晚餐
粥/馒头、面条/同早餐/同午餐、香肠/茶干/黄瓜、豆腐乳等/零食/炒米/脆饼、馓子/膨化类/苹果/萝卜/花生/白果/草莓等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如皋长寿饮食“粗细搭配、荦素兼有”的特点。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单独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所以只摄入单一食品肯定会造成人体营养素的缺失。我国传统中医自古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认为吃得越杂,越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协调。
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也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在一个山坡上种同一种树木,成活的就很少,而且长势也不会太好。而像原始森林那样,植物林林总总、千差万别,就能生机繁盛、郁郁葱葱。要知道,自然界的食物链、营养链都是相互依存的,人体各个器官也不例外。
从饮食美学的角度来说,只习惯吃几种食物,人的口味会产生审美疲劳。而经常以不同品种和不同口味的食物来调适生活也是如皋老人的一种饮食趣味。
(三)鲜
如皋人吃东西特别讲究新鲜,当地人称为“出水鲜”。比如,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场剖的,文蛤要当场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瓜果要当时摘的,芋头要当场刮的,豆腐、茶干绝对要当天做的。如皋人的冰箱里很少贮存蔬菜,基本都是当天赶早市买来的,这完全得益于如皋地区田畴平旷,河港交错的有利条件。
明末大才子李渔当年在如皋生活时就喜欢吃新鲜瓜果,其中尤以杨梅为最。李渔吃杨梅必须攀上杨梅树,尽情地摘吃,就图吃个新鲜好口味,直到解馋为止。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他回浙江之后。在家乡兰溪,他每每约几个好友,上山观美景,入园采杨梅,现摘现吃,其乐无穷。他还在饱尝美食之余写下《杨梅赋》一篇,以抒发新鲜果物带给自己的美好享受。
新鲜蔬菜不但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好口感,而且里面的营养成分也破坏得最少。它们就好比清晨的清新空气,携带了生命最初的信息密码,附加着大自然的阳气,被人体摄入后具有补心补肺、养护肠胃、调适脏腑的作用。所以如皋人说:“三日可无肉,但一日不可无新鲜蔬菜。”
大量资料表明,新鲜的萝卜、青菜、豆芽和丝瓜等普通蔬菜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因为它们中所含的一种干扰素诱生剂能抑制肿瘤,但放置两天后,这些蔬菜所含的抗病毒素和抗癌物质就会损失殆尽,所剩无几。(四)野
如皋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无霜期长,非常适宜植物在野外自然生长,可以说大自然为如皋人采吃野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如皋人的眼中,蓬勃生长的野菜是大自然的精髓,它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是护佑生命的珍馐佳肴,所以在长寿之乡的饭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碧绿的野菜佐餐。当地民谚说:“如皋人好奇怪,有菜不吃吃野菜。”
野菜的采集和食用在如皋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年董小宛隐居如皋时就采摘蒲藕蒿蒴、桃梅蓉菊等各种鲜花野菜,腌制咸菜,做得黄者如蜡,绿者如翠,而且经她手制作的菜肴、糕点等都有一种异香绝味,被认为是难得的长寿佳品。现代的如皋人会在春天摘香椿头、枸杞头,夏天挖芦笋和小蒜,秋冬吃胡萝卜缨、荠菜、芫荽。他们在春天采摘野菜的生动画面让我不由得想起《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仕女春采图,如诗如画,真是令人神往。
从中医的角度看,野菜不仅能够丰富餐桌,它还是一味防病治病的良药。比如,如皋人常吃的荠菜就有清肝明目、中和脾胃、止血降压的作用,能治疗痢疾、肝炎、高血压、眼病等疾患;蒲公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合于糖尿病、肝炎病人食用;马齿苋不但消炎解毒的作用显著,而且还能预防痢疾,并对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有独特的疗效;苦菜则可以解毒、冷血,治疗痢疾、黄疸、肛瘘;野苋菜清热利湿,可治痢疾、肠炎、膀胱结石、甲状腺肿大、咽喉肿痛等病症;蕨菜具有清热、利尿、益气、养阴的作用,可用于高热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的辅助治疗。
人类对营养的认识过程就是人类健康不断增进的过程。如皋“淡、杂、鲜、野”四字诀概括了长寿之乡饮食文化中所隐含的长寿奥妙,作为一种源于大自然、融入地方文化的饮食特色,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已获得广泛认同,并且使长寿之乡的人们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识得“淡、杂、鲜、野”的饮食秘诀,就是找到了打开健康长寿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如皋长寿参考资料: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胆汁新陈代谢,宜养胆;
丑时(1∶00—3∶00)肝经当令,肝血推陈出新,宜养肝;
寅时(3∶00—5∶00)肺经当令,新鲜血液输送全身,宜养肺;
卯时(5∶00—7∶00)大肠经当令,利于排泄,宜养大肠;
辰时(7∶00—9∶00)胃经当令,利于消化,宜养胃;
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利于营养的吸收,宜养脾;
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周身血液循环加快,宜养心;
未时(13∶00—15∶00)小肠经当令,身体吸收营养物质,宜养小肠;
申时(15∶00—17∶00)膀胱经当令,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宜养膀胱;
酉时(17∶00—19∶00)肾经当令,调节人体水代谢,宜养肾;
戌时(19∶00—21∶00)心包经当令,增强心系统功能,宜养心;
亥时(21∶00—23∶00)三焦经当令,打通百脉,使百脉休养生息,宜养五脏六腑。
不必求仙方,粥油胜参汤
喝惯了粥的如皋人对熬到了功夫的粥油很感兴趣,这是他们常年喝粥喝出的经验。
粥油就是粥熬好后,浮在锅上的一层黏稠的粥幕,形如膏油,中医也叫做“米油”。粥油是米汤的精华,营养丰富,在中医看来,它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参汤。清代名医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就说“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元气是人体的根本之气,如皋人称为“原阳”,就是人体阳气的根本。传统中医认为,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对五脏六腑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所以中医有“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一说。堪比参汤的粥油无疑是补充人体元气的最佳选择,如皋老人发现了这个诀窍,就尽最大可能地多喝,难怪如皋寿星这么多。
在如皋人的家中,尤其是农村用大锅熬粥的人家中,粥油会在锅里大面积地显现出来。享受粥油的主要是产妇和老人,产妇食用后能补益气血,养心养颜;老年人食用会收到滋养脾胃,补益精气的效果。所以凡是经常喝粥油的如皋老人不但没有脾虚胃疼的现象,而且精神气十足,不生白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
如皋长寿老人告诉我,要想得到优质的粥油:第一,煮粥所用的锅必须洗刷干净,不能有油污;第二,最好是用深井水,以小火慢熬,不添加任何佐料;第三,必须用优质的新鲜大米。这样熬出来的粥油喝下去以后,浑身什么时候都是暖洋洋的。
搓脸搓耳,养心保肾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感觉疲劳时搓一搓脸,马上就会精神很多。这是因为搓脸刺激了面部穴位,它也是一种促人健康的保健运动,而如皋长寿老人差不多每天都要搓一次脸,通过搓脸,很多老人变得脸色红润、双眼有神。
搓脸的方法很简单,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疲劳时、困倦时、身体不舒服时,都可以搓一搓,而且它不需要借助其他任何工具,只需要一双手。如皋老人搓脸前通常要先把双手搓热,然后用搓热的双手去搓脸,有时从上向下,有时从下向上,每次都把下颌、嘴巴、鼻子、眼睛、额头、两鬓、面颊全部搓到,这个过程可快可慢,觉得自己舒服了就可以。
中医认为,心之华在面,心系统功能的强弱是通过面色来反应的;中医也有望诊之说,因为面部征象可以反应出人身体的健康与否;面部聚集着大量穴位,它是足三阳经的起点和手三阳经的终点。搓脸就意味着按摩了这些经脉和穴位,使其气血畅通、循环无碍。
另外,搓脸需要肩关节上抬并上下运动,这是锻炼肩关节、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好方法。杨老汉就是通过搓脸顺带治好了自己的肩周炎。有时,搓脸时间过长,造成肩膀酸痛,这时您不妨休息一会儿。保健一定要量力而行,过度疲劳,弄伤自己,就大失保健本意了。
搓脸的同时,如皋老人一般还会配合搓耳。中医认为,耳朵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耳为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人体各个部位都与耳廓通过经络形成密切的联系。按摩耳廓就能打通全身经络,活跃机体脏腑,特别是肾脏。藏象学说认为,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朵就是对肾脏的调理和养护,而肾在体主骨,肾功能强,必然骨骼结实,骨质疏松的症状不会发生。
每天搓脸和搓耳,如皋老人不仅获得了红润的面色和强壮的身体,更获得了对健康生活的自信,拥有信心就是拥有了一切,这信心正是他们颐养天年、寿与天齐的基础所在。口嚼生姜片,通神去秽恶
“晚吃萝卜早嚼姜,气走医生不开方”这句俗语在说明萝卜是养生保健神品的同时,也说明了姜的不凡功效。在如皋人的心中,生姜不仅调味,更是调身调心的重要营养品和药材。在长寿之乡,生姜是保佑他们平安长寿的灵性之物。
如皋人对生姜情有独钟,可能与几个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有关。传说,苏东坡在钱塘担任太守时,曾经游览净慈寺。他发现80岁高龄的住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十分惊奇,便询问驻颜妙法。住持说:“我每天用连皮嫩姜切片,温水泡服,吃了40多年。”还有一个传说,白娘子误饮雄黄酒,变回原形,许仙惊吓致死,白娘子为救许仙赴昆仑山盗仙草,这盗来的仙草就是生姜芽,所以生姜也叫“还魂草”,姜汤又叫“还魂汤”。
原来生姜还有这等奇妙,它真是天赐如皋的延年珍品啊。
《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经常被用来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症。在长寿之乡如皋,喝姜茶、含姜片、用姜水泡脚已经是一种融入当地人骨血的传统养生习惯。
在如皋民间,但凡有人感冒发热、恶寒畏风,通常都是先熬上一碗生姜水喝,出一身汗,感冒症状自然很快得到缓解。而一般人经常喝姜水,既促进血液循环,又加速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如皋人有一种不同平常的吃法,他们一般是把生姜切片或切丝,在沸水中浸泡10分钟后,再加蜂蜜调匀,制成生姜茶,每天喝上一杯。据他们说,这样喝一两个月后,脸上的老年斑就会减少很多。另外,如皋老人还会用1斤生姜、半斤枣、2两白盐、3两甘草、半两丁香或沉香,或蒸或煮,做成上好的养神养颜药膳,每天清晨吃一杯,顿时精神振奋,容颜如新。
如皋老人口含生姜片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含维生素C片一样,他们把生姜洗净切成薄片,每天含上三四片,能“通神明,去秽恶”,作为保健方法来说,最是轻松有效。传说,孔圣人每天饭后都要吃3片姜,一直活到了73岁,才无疾而终。我认为,从长寿这一点上看,如皋人的智慧绝对比孔子高出许多。
如皋人还喜欢用姜水泡脚,就是将双脚浸泡在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还在热姜水中加点儿盐和醋,并不断添加热水,一直浸泡到脚面发红为止。热水泡脚可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刺激脚底反射区和穴位,使全身经络得到调节,缓解疲劳;而用热姜水泡脚,还可以让姜的保健功效顺着打开的经络直达全身。
喝姜茶、含姜片、用姜水泡脚,这三种养生方法在如皋绝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每个如皋人都在亲身实践着这些方法,效果当然不用我说了,大家一目了然。
姜除了具有药用功效外,它的另一职责是充当如皋人烹饪时的调味品。如皋人的菜肴用料十分讲究,但在辅料的运用上却相当保守,这主要是为了保持菜肴原有的风味。如果您在如皋人家中做客,便能尽情享受到风格清淡而柔和的坊间美食。
在如皋人家的厨房里,最常用的调味品是姜、葱、蒜。尽管其他诸如红辣椒、八角、花椒、胡椒粉等调味品也时有踪迹,但对大多数如皋人来说,有了姜、葱、蒜就足以制作一桌极具地方风味的美食了。
在姜葱蒜为主打的调味品中,生姜是当地人用得最多的佐料。无论是焖煮的红烧肉,还是清炒的大白菜,都离不开用生姜来调味。一般的用法是:取生姜一小块,拍裂,放在炒菜的锅中;或把生姜切成末,和蔬菜一起下锅爆炒。如皋人在吃江鲜、海鲜和河鲜的时候,生姜的用量绝对盖过其他调味品。如果要吃时令冷切羊肉,生姜就被切成细长的丝,与主配的菜肴平起平坐。
长寿之乡有一道私房菜叫姜丝肉,就是用生姜丝、瓜子和肉丝烹调炒制而成的,生姜几乎占了一半的用料,这道菜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如皋人最初只是把它作为高级的过粥小菜,在春节时才制作,后来逐渐在周边地区流传,成了坊间日常款待宾客的一道长寿佳肴。
在长寿之乡,生姜就是保佑他们平安长寿的灵性之物。热水泡脚,胜吃补药
如皋人都有泡脚的习惯,这是我在如皋调查时发现的。“泡脚有益健康”差不多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养生真理,如皋出寿星,与泡脚这个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大名鼎鼎的如皋才子冒辟疆在家境窘迫、身染重疾的情况下,依然活到82岁,传说就是因为他有每天用花椒水泡脚的习惯。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中医典籍上说:“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是人体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起点和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的终点,与全身很多脏腑有密切关系。
而且,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节全身的作用。比如,刺激涌泉穴和太冲穴,能起到养肾护肝的作用。
涌泉穴被认为是人体第一长寿大穴,在脚底部脚趾向下卷时足前凹陷处,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刺激这个穴位可以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百病不生。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它位于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太冲穴主要针对肝脏系统疾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对防治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都很有好处。如皋有不少老人经常泡脚并按摩太冲穴来代替吃降压药,以达到“上病下治”的神奇效果。
如皋人泡脚的习惯由来已久,如皋的澡堂里都辟有一个温度稍高的热水池子,专门供客人烫脚用,池子上铺搭着方格状的木头骨架,客人坐在热气蒸腾的木头骨架上,一边湿蒸,一边用毛巾醮着热水烫洗脚丫脚板,通常人们会在把脚板洗烫舒服后,再做脚底按摩。这是如皋很传统的烫脚泡脚方法了。
不去澡堂的人就在家里泡脚,如皋人家家户户都备有几个小木盆,专门用来泡脚。特别是冬天,由于当地没有暖器,老人们在睡觉前,总会在寒冷的屋内,倒上一盆热水,把脚泡在热水中,等浑身温热,筋骨舒酥,才上床睡觉。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如皋长寿老人蔡先生,向我介绍他的泡脚经验时,告诉我他的泡脚方法:开始时先用约40~50℃的温水,泡一会儿再加一些开水,使盆内的水温达到60~70℃,水量以浸过踝关节为度。大约泡半小时,全身有热乎乎的感觉,用手摸额头有汗感,说明已经达到效果了。
老人泡脚最好用深一些、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温在40℃度左右比较适宜。
热水泡脚时加些中药也是如皋老人的讲究。一般气虚的老人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血压偏高的老人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冬天皮肤干燥、容易皴裂的老人,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蔡先生说,上述中药每样取15~20克,用砂锅煎煮,然后将煎好的药液去渣倒进桶里,再加入热水,每天浸泡30分钟,效果好得会让人觉得难以相信。
蔡先生还特别交待,老人热水泡脚不能时间太长,一般20~30分钟就可以了。否则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过快,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老人有可能因脑供血不足而昏厥。
“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湿灼。”我记不得这是哪本书中的记载,放在这里,送给全天下老人,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泡脚获得健康无忧的幸福生活。
如皋长寿参考资料
如皋长寿老人总结出的泡脚注意事项:
第一,泡脚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是40~45℃),既防止水温过热灼伤皮肤,又避免凉水对血管的刺激作用。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第二,泡脚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泡脚时间内水温要保持恒定,尤其在进行药物泡脚治疗时,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第三,药物泡脚时,如果给予足部适当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脚或搓脚等,有条件者也可使用具有加热和按摩功能的泡脚盆进行泡脚,效果更佳。
第四,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泡脚,由于泡脚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泡脚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泡脚会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第五,药物泡脚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会起泡,或引起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
第六,药物泡脚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所以,泡脚完毕后,应立即洗净,拭干。
第七,有传染性皮肤疾病者,如足癣病人,应注意自身传染和交叉传染的可能。同一家庭成员,最好各自使用自己的脚盆,防止交叉感染或传播疾病。
第八,泡脚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能会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头眩。出现上述症状时,可用冷水冲洗,使足部血管收缩,血液充分流向头部,消除头部急性贫血,缓解症状。
第九,不适合泡脚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都不适合泡脚。
标签: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